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思路 一、ISO9000系列标准:国际上各认证评审机构普遍承认和采用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认证制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来发展很快,并成为一种世界趋势。到了70年代,
ISO9000质量认证制度开始跨越国界,逐步建立起若干区域认证制度和国际认证制度。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0年成立了认证委员会,负责制定ISO质量认证的标准和法规,1987年3月正式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ISO9000系列标准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是一种既符合逻辑又注重实际,并被国际上各认证评审机构唯一承认的质量保证体系。目前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该系列标准,还有不少国家相应建立了本国的认证制度和机构。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4年发布了GB/T19000 系列标准,等同于
ISO9000系列标准。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正式批准37家行业认证机构,共有30248家企业通过了
ISO9000标准认证。这一标准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
二、中国教育界正着手开展
ISO9001认证。
ISO9000系列标准虽然更多地在加工制造业中应用,但并不是指不适用于其他行业。
ISO9001系列标准的引言中明确指出:“标准是通用的,不是专门为某一工业行业或经济部门而制定的。”
ISO9000系列标准覆盖了房地产、信息技术等39个行业,教育列在第37类。可见,
ISO9000系列标准在制定和实施中就已包含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由于
ISO9001认证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管理国际认证,美国在1992年就有 220所高等院校采用该标准,其中包括哈佛等名校,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分别有139所、263所和123所教育机构通过了国际认证。虽然国际上教育管理国际认证发展较快,但我国国内一直对此反应谨慎。教育行业至今尚未建立自己的
认证机构,全国仅有10多所学校通过了
ISO9001质量认证。这对于一个拥有70多万所学校,100多万名教师,在校生达2.3亿的教育大国来说,显然是不相称的。对此,很多有识之士积极呼吁组建教育管理国际认证机构,开展教育管理国际认证。据前不久召开的中国教育管理国际认证高级研讨会透露,我国已着手组建教育管理国际认证机构,并准备从民办教育入手开展
ISO9001认证。
三、实施高等
ISO9001认证,有利于开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新局面
(一)
ISO9001认证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并与国际接轨的“金钥匙”。在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全球化交流与合作,人才全球范围的流动与竞争,必然要求教育从体制到内容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更具有前瞻性。随着教育国际化兴起,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需要一套各国认可的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ISO9000系列标准作为一套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规定具体、操作性和通用性强,已被各国普遍承认的国际标准,理所当然地能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事实上,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一些国家的教育机构对外国学生的学历或学位是否是经国际质量
认证机构认证的学校授予的学历或学位作出了硬性规定。如美国加州大学规定:“凡到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外国学生,其在本国所获硕士学位须授学位机构通过教育质量国际认证。”对此,国内不少专家认为,从我国的现状看,高等教育管理并没有完全跳出落后、僵化、单一、封闭的模式,国内单纯行政性的教育质量评价手段已不适应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如果高等教育管理和质量评价不能与国际接轨,只能出现闭门造车的局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将越来越被动。如果我国将
ISO9000系列标准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管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形象将会焕然一新,国内人员在国际上的竞争会更有利,人们去国外求学的通道会更加通畅。一些专家强调,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应是更具有国际意识,更加开放,能够进入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大循环的高等教育。中国应该有大量在国际上具有鲜明品牌形象的大学,有一批堪称国际一流的大学。要做到这样,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符合国际惯例,教育质量认证应与国际接轨。如果说,
ISO9000系列标准是工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那么也可以说,
ISO9001认证,则是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并与国际接轨的“金钥匙”。
(二)
ISO9001认证有利于规范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学校教育质量管理。高等教育是一国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教育质量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潜在的、深刻的、长远的。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质量评价有一套自己的体系、标准和要求,但在具体内容及手段、形式、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完善和不规范现象。而
ISO9000系列标准是从标准的角度,对国际上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性提炼、概括和总结,并使其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教育管理
ISO9001认证是通过权威认证机构按照
ISO9000系列标准的相关质量要素,对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和评价,确认其质量体系是否具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力,是否有充分依据值得社会和消费者信赖。这里的规范和评价十分强调“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要求质量认证必须是经各国公认的第三方公证机构,依据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的客观、公正的活动;要求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
ISO9000系列标准的相关质量要素有机而合理地体现于学校的各项工作过程之中,确定各个过程的合理接口和职责权限,建立一套完整化和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一旦确立了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标准,教育过程及质量评价的每个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各项质量要素和标准进行控制,把所有要做的事和所做的事全部记录下来,而且质量记录必须十分详细,并对所做的事情和记录负责。因此,将
ISO9000系列标准应用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实行
ISO9001认证,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质量评价的方向和目标,有利于规范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质量评价。
(三)
ISO9001认证有利于提高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产品责任意识。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者向社会、家庭或社会个体提供用于提高或改善人的智力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心理体能的非实物社会成果,它与其他文化娱乐、医疗、金融、商业等服务行业一样,提供的是服务消费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所履行的社会职责,与其他行业相比,除了社会分工不同,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只不过教育服务是教育部门的产品,教育服务 (产品)的生产者是教育工作者,其消费者是受教育者;教育服务(产品)质量不仅依赖于教学质量,还依赖于学校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质量。因此,教育服务(产品)同样需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教育过程同样需要按照一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和检验,同样需要权威机构认证其质量体系是否具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力。
ISO9000系列标准对服务过程和产品质量要求都有明确规定,十分重视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更加强调“持续的质量改进”。如果这一系列标准应用于高等教育管理,有利于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通过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ISO9000系列标准的相关质量要素和认证要求,树立新的教育服务观、产品观和质量观,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产品责任意识;有利于学校根据“过程控制”的思想和方法,明确每位教职工在教育服务过程中的任务、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为教育消费者提供标准服务上来;有利于强化教职工的“全员质量管理”的理念和团结协作的意识,根据“质量改进”和“过程控制”的要求,把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作为一个重要的质量要素来抓,主动地根据质量标准自查和互查、自评和互评,及时预防、纠正错误。
(四)
ISO9001认证有利于强化高等学校质量保证意识。产品质量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信任荣誉标志,
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则是保证生产服务者按既定规范要求进行生产服务的社会信任荣誉标志。通过权威机构产品质量认证的产品或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生产者产品,往往更受人们欢迎,流通环节更加顺畅,更具有竞争力。否则,其较难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得到信任,流通环节也困难重重,长此下去,必遭淘汰。从长远看,中国高等教育将逐步“大众化”,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受到教育,更希望受到高质量教育,更向往到经过质量认证的学校接受教育,并且为因受到这类学校提供的教育而荣幸和自豪。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创名牌,树形象,争效益,必须向社会提供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规范一切教育服务活动,使每项工作始终处在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之下,并向社会和消费者证明其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力是有根据的。另外,从长远看,通过了权威机构教育质量认证的学校,由于有了权威的质量保证信誉标志,也许将不再接受其它名目繁多、标准不一的检查、评比和验收,在招生、收费、发证等方面可能会得到更宽松、更优惠的待遇。现在,有人认为学校用大量资金申请
ISO9001认证是得不偿失,其实,其忽视了
ISO9001认证的潜在价值和收益。
(五)
ISO9001认证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的市场竞争意识。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今天,学校既是供方,也是需方。作为需方,学校需要社会为其提供质量保证,稳定地向自己提供优良生源、充足资金和各种服务。同时,学校作为供方,必须保证自己能向社会稳定地提供合格的教育服务(产品),供需双方必须以完备的质量体系和信誉维系彼此关系。今后,中国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将不断成熟,高等教育“卖方市场”终将被“买方市场”所取代。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学校间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教育机构与国外教育机构相互在对方办学或合作办学的现象将会更多。中国高等教育的市场不仅在国内,而且面向国际市场;竞争对手不仅是本国同行,还有国外强大竞争对手。高等学校尤其是那些民办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面临着如何使国内外顾客承认、接受和信赖,争取到更多生存空间的问题。因此,在我国高校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国际认证,将促使高等学校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力,争创国内一流大学,争创国际性大学,争创能与国外大学竞争的大学,从而向国内外社会和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信任”,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六)
ISO9001认证有利于维护教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机制将更加灵活,形式日趋多样,读大学不再是人们可望不可及的事。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办学中鱼龙混杂现象难以避免。作为一般的教育消费者是很难凭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来判断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力的,稍有不慎,可能会受骗上当,造成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巨大损失,甚至终生遗憾。因此,教育消费者很希望看到学校能足以证明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力的证据。而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其他技术规范的活动”,这一活动是客观的,经常性的,通过认证的生产服务(产品)或质量体系是可信任的。将
ISO9000系列标准应用于高等教育管理,经常对教育服务(产品)或质量体系进行认证;对提供的教育服务(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或教育质量体系不具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力的学校,限制其发展甚至不允许其继续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产品)。这不仅能有效防止学校滥竽充数或以次充好,而且能切实维护中国高等教育的声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当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节奏越来越快,脚步声越来越近,各行各业都在认真准备与国际接轨,中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也是众望所归。积极探索和推进
ISO9000系列标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及早开展高等教育
ISO9001认证,是中国教育界强化教育管理,主动与国际接轨的具体行动体现。当然,我国高等教育具有自己的指导思想、特点和体系,与国际教育质量认证的各项标准有所不同。将
ISO9000系列标准应用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推行
ISO9001认证,应尊重教育规律、管理规律和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循序渐进。指望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实施
ISO9000系列标准和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能一步到位、立竿见影是不现实的。那种完全否认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成就和经验,不顾中国国情和客观规律,对
ISO9000系列标准生搬硬套,搞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一刀切”以及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也是极其有害的,更是教育界许多专家所最担心的。
【专题】
学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